第123章 小术可窥大道,皇帝的请求(1/2)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第123章 小术可窥大道,皇帝的请求: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第1章术可窥大道,皇帝的请求
“术是检验道的方法……别人也许不这么理解,但侄我是这么想的!”
张异低头沉思了一下,给朱元璋一个很新奇的答案。
“道是先贤主观上对世界的解释,就如同我认为叔叔是一个好人……”
张异说:
“但我认为叔叔是好人,不一定等于叔叔一定是个好人!
你也许是一个披着商人面具的江洋大盗,也许是一个人面兽心的伪善者,甚至你还有可能是那位杀人不眨眼的陛下……”
张异随口一说,却吓了老朱父子一跳,这家伙在暗示什么?
只是看张异平静的表情,朱家父子二人才知道自己多想了!
“如果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好人,我就要自己去观察,去验证,这就是术……可是我观察不一定是准确的,因为这种观察方法不够客观!
叔叔可能对我很好,却不是一个孝顺之人,伱对我真心实意,却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坑蒙拐骗!
所谓术,其实就是对自我认知的检验!
而这个所谓的检验,同样可以不客观……
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客观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是算学,也可以是其他……”
“你在质疑圣人之言不是真理?”
张异这番发言,其实已经很危险了。
若是一个道学家在这里,估计要指着张异破口大骂。
可老朱本身就不是一个讲规矩的人,他对于张异这番说辞还隐约生出一丝惺惺相惜的感觉。
“真理是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便是客观存在,老者见日升月落,感慨时间流逝,伤春悲秋是真理?儿望日升月落,数着手指期望长大,欢呼雀跃是真理?
如今我大明奉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妇人要守妇道,要当烈女……可汉武帝刘彻的母亲又如何?为何同样独尊儒术,汉时的圣人言和理学谁是真理?
就如陛下的科举改革,让读书人不可变,但如果不变,哪来的程朱理学?而就算陛下想要不变,就能挡住这世间变化?
其实侄觉得,这世间唯一的真理,就是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
所以与其去想那些高屋建瓴的道理,侄更在意那些能改变生活的东西,不是侄自负,
一个种痘法,侄对这世间的贡献,胜过当世所有大儒!”
张异很少有张狂的时候,哪怕他给人指点江山,他都留着一线。
可如今他张狂起来,老朱和朱标也侧目不言。
他有张狂的本钱,一个七岁儿,利用了龙虎山,甚至利用了他这个皇帝将种痘法推广出去。
如今大明的国土之上,百姓诵念《太上说围观妙法真经》的声音不绝于耳。
民间种痘的行为,已经蔚然形成。
可以预见的是,洪武朝之后的未来,虽然不敢说天花绝迹,但肯定能活人无数!
张异说天下大儒绑在一起,都不如他,这话从某种程度上说没错!
“其实侄认为,这世界一点点的改变,大多数是那些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术积累而成的,马镫的出现,使得骑兵成为兵中之王、曲辕犁出现使得生产力提升了数倍……,
造纸术、印刷术、算盘,织布机……这些东西哪个不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世界?
没有造纸术,现在那些士大夫们还用着竹简写字,没有印刷术,知识的传播就无从说起!
那些士大夫阶层,享受着下里巴人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却整天说着大道,吾不喜也!”
也许已经很久没有表达过自己真心的想法,张异说完脸色有点红,他赶紧喝了一口开水,滋润自己干渴的唇舌。
朱元璋和朱标被他一顿输出,听得目瞪口呆。
老朱此时前来,本来只是想问一问关于他心中科举改革的看法,可谁想到张异至少给他扔了两个大炸弹。
一个是算学入科举,一个是宗室弊病。
而由此衍生出来的术和大道之间的讨论,也让老朱陷入沉思。
他本就是农民出身,对于道和术没有什么分别心。
儒家的士子,从读书开始,他们就有了人上人的思想,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出生高贵,
那些人的教育中很少关注在术的变化之上。
可老朱不一样,他本就不是什么士子出身,他读书识字,学习经典,也是后边马皇后手把手教,再加上跟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耳濡目染学的。
别看他尊崇理学,尊崇儒家,那是因为他统治需要。
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叛经离道之人,对于所谓的儒教更是缺乏尊重。
反而是张异的道理,朱元璋心中颇为认同。
“算学,是术之母,好像有点道理!”
张异今天难得说了很多,老朱觉得自己要好好消化一下。
尤其是关于宗室的那个问题,让朱元璋郁闷不已。
想要让子孙过得好点,想朱家开枝散叶,是一个老农民最纯朴的愿望。
可张异这个臭子,让老朱的梦还没做,就直接一巴掌给拍碎了。
玛德,都当了皇帝,为什么连子孙都养不起?
朱元璋此时早就不去想八股文那点事了,张异见他闷闷不乐,笑道:
“叔叔您心烦啥,您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呢!上层人的事,咱们这些不入流的人背后议论议论就行,又不能改变什么,何必杞人忧天!”
“什么叫杞人忧天,咱们这些老百姓的命运本就和国运绑定在一起,国家兴亡,百姓也受影响,就不说别的,你黄家哥哥科举的事,都指望你指路呢,结果听你这么一说,我心更烦了!”
张异看了朱标一眼,他也不知道自己家这位哥哥学的如何?
可是以概率来说,科举从某种程度上说比后世考上清北可难多了,黄木这资质大概率进士没戏,但他也不去揭破。
反正能考上秀才,举人,对于一个商人家庭来说,就是光宗耀祖了,
尤其是举人,在明朝政治地位更是有质的飞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