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国相 > 第五十一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

第五十一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2/2)

目录
好书推荐: 执念尔尔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乡村风流小神医 万贯娘子 穿书女配被反派一家团宠了尉迟曦娴妃 沉睡一年后我无敌了 猎魔英雄 顾先生的掌心宠 回到过去做财阀 重生之福运嫡妻

大秦国相第五十一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扶苏谨受教也。”扶苏离案起身,深深一躬。

“是张苍心胸狭隘,当不起公子信任,更不敢当公子这般大礼。”张苍也是深深一躬。

扶苏道:“此事不再提了,嵇恒昨日还说了一件事,法即是儒,对于这个观点,你是如何看的?”

张苍没有急着开口,在屋中转悠着,思索了片刻后,才平静的道:“这个观点对也不对。”

“我师从荀子。”

“夫子乃当世儒学大家。”

“而我夫子之学,跟孔孟之道有显著差别,孔孟之学为‘法先王’,我夫子之学为‘法后王’。”

“法先王是价值理性。”

“法后王则是工具理性。”

“但两者之间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吗?”

“只怕未必。”

“夫子当初授课时讲过‘礼’到‘法’,是基于社会秩序重建思路的自然延伸,过往的‘礼’不足以惩戒人心、整顿社会,因而就必须用更为强制性的‘法’。”

“法跟礼其实都是基于‘人性’。”

“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但善恶其实都是人,只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夫子之学是基于当时君主强兵胜敌的需求,提出‘法后王’‘性恶论’的观点,并注重严刑峻法,因而真论起来,夫子的儒学已从孔孟这样的礼儒转变成了礼法并重的法儒。”

“儒即是法,法即是儒,其实是对的。”

“李丞相更甚。”

“他是儒为表象,法为表里。”

“李丞相在《行督则书》中就曾写道: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

“李丞相此事已公然主张君主权势独操、决事独断了。”

“这些观点跟孔孟之学完全背道而驰。”

“可称为儒法!”

“之所以还带有一个‘儒’,是因李丞相是在夫子之学的基础上做的延续与伸展,只是更偏向了法。”

“夫子为法儒,他则为儒法。”

“不同于孔孟,但表里皆出自夫子。”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他随即又问道:“那韩非子呢?”

张苍摇了摇头道:“韩非子不一样,他已完全脱离了儒学。”

“只认‘性恶论’。”

“他坚定认为人性本恶,而且是不可变更的。”

“当初求学时,韩非子就跟其他人不同,他不仅看儒学,还看大量其他学说,集百家之长,汇一家之言,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这方面我跟李丞相都不如他。”

“而且韩非子深得夫子之辩才。”

“只是因为口吃,并未将一身才华施展出来。”

说到这。

张苍一下住口了。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后我扛起养家重担 三国:我暴君刘辨,请群臣赴死! 不列颠之王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镇国九皇子 麋芳不投降:大哥别打了!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 影视从夜老虎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