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明末】公主为帝 > 第72章 收缩

第72章 收缩(1/2)

目录
好书推荐: 转职人皇,技能变态点很合理吧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四合院:何家兴亡,我辈有责 崩铁:纳米旅长的星河之旅 大秦:新世纪 龙袍与朱笔:清宫秘录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她踏着光而来 无绝之境 魔御天启

【明末】公主为帝第72章 收缩: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现在谁也没心情搭理纳兰明珠,朱媺娖把纳兰明珠强留下来,打发了他一个随员回去商议和满清通商之事。只是朱媺娖没抱多大希望,因为她也知道自己都明白的事情多尔衮不会不明白。

“多铎该死了吧。”朱媺娖仰头看着星空喃喃自语,她身后秦怀贞给她披上斗篷防寒。

是,多铎该死了。

多尔衮没心情关注什么使节,刘宗敏的神来之笔,堪比李存勖直袭后梁,一举扭转了天下大势。

陕西的消息传到山西,无论是围困大同的阿济格部,还是忙着反抗的西北兵民,无一不心神俱震,不过前者是吓的,后者是喜的。

历史上打姜镶时候,虽然多尔衮都跑去了前线,但实际上仅仅只是阿济格一部围困大同。此时因为清朝治理上的严重问题,大量民众或降将再反。此时江南各种民众起义和金声桓等人反正,吸引了大量清军兵力;西北同样有大量民众起义,后来任三边总督的孟乔芳就因为此时的功劳被清史稿认为是入关汉将第一人,可见西北反抗的激烈程度。

这位历史上的汉将第一人孟乔芳,已经被他的老冤家孙守法弄死了,孙守法都没想到他顺手弄死的一个降清汉将,和他还有这样的渊源,毕竟现在南明普遍认知,跟满将比起来,汉将不值钱。

现在大同还有外围起义部队支持,比如刘迁起义部队等,大用没有,可还能塞塞牙缝。

刘宗敏没有在西安停留多久,他本身没有多少政治智慧,但好歹朱媺娖还是教导了他一段时间,历史上忠贞营的遭遇也让他清楚自己现在的境地,他识相的离开西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北上陕北,继续努力。

朱媺娖也麻溜的下令,让李过重整队伍,北上回自己老家。

这个命令引起了极大的波澜,很多人不理解,就算很多人明白,也觉得没必要让李过他们北上。

如果让刘宗敏和李过回到了陕西,那这和昔日弘光元年局势有何不同?

“不同?”面对众人的疑问,朱媺娖浅浅一笑:“自然不同,那时候大顺的招牌还能立起来,现在……可谓是人人思明。”

是啊,正如同望风而降的山西一样,人人意图建立一个全新的大顺王朝,而现在,李顺的招牌已经不值钱,甚至某种意义上非常烂。

忽略种种看不见的、深层的事情,大多数人能看见的是李自成的一败涂地,看到的是李自成轻弃陕人,陕人抛头颅洒热血让你李自成当了皇帝,换来的是什么?一年,一年你就把大顺玩完了?

现在太行山的义军遍布山陕,又有谁是打着大顺旗号的?人心思明可不是说说。

“而且陕西在捷轩和补之手里,我放心。”朱媺娖又补上一句。比起在满清手里面,哪怕日后李过和刘宗敏反叛,朱媺娖也放心,因为他们都没有满清那么反人类。

于是在大多数人不赞同的眼光里,朱媺娖的命令北上,李过也准备动一动。

“吴三桂的信——”朱媺娖凝视着一封意想不到但似乎在情理之中的信,这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英雄豪杰”,看起来好像完成了他“借虏平寇”的使命,要回归大明了。

朱媺娖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于这封信接不接?接,当然接,别说吴三桂了,就是多尔衮阿济格尚可喜耿精忠的信她都要接。

看来陕西的局势让满清麾下的二五仔们都起了想法,正常,太正常了。

朱媺娖低低笑着,哪怕右手微微发抖,她依然在笑,她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写了一封回信,弘光给的蓟国公,好吧,这个位面没有这回事。

“力穷楚覆求秦救”,好句,好句,朱看着自己写下的这句话,还没到“心死韩亡受汉封”的时候,好歹朱媺娖还是崇祯直系。

朱媺娖在信里唏嘘感叹,在大明遭遇国难,流寇李自成占领北京,崇祯皇帝殉国后,大明忠臣吴三桂决定效仿唐朝借兵回纥,借兵东虏平定流寇。

吴三桂代表明朝与满清达成协议,借兵平定流寇李自成,成功后割地酬谢满清。

吴三桂借到满清兵后,双方联手击败了李自成。不料这时候满清背信弃义,鸠占鹊巢。吴三桂怒发冲冠,要与背信弃义的满清死战到底以死报国。

正巧这时田皇亲和一个太监带着崇祯遗诏和朱三太子找到了吴三桂——划掉划掉划掉,朱媺娖的剧本里没有朱三太子的戏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够野 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燃烬 直播被骂,我靠黑粉系统赚翻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恋爱脑被读心,霸总天天自我攻略 夫人,你也不想这样吧 谁敢惹首长的小甜心,灭他全家! 我在红楼梦中当神医 夫人带孕出逃,京圈大佬彻底失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