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明末】公主为帝 > 第117章 番外·次子(三)

第117章 番外·次子(三)(1/2)

目录
好书推荐: 转职人皇,技能变态点很合理吧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四合院:何家兴亡,我辈有责 崩铁:纳米旅长的星河之旅 大秦:新世纪 龙袍与朱笔:清宫秘录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她踏着光而来 无绝之境 魔御天启

【明末】公主为帝第117章 番外·次子(三):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消息传来的时候正是深夜,见是胜利的消息,左右便没有唤醒睡梦中的朱媺娖。

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肚子越来越大,可能是年纪大了,坐得久了,反而没有生玉姜时候轻松。

这个时候为了防止移宫案或南宋史弥远废立之祸类似事情的发生,朱媺娖让高夫人带着玉姜移居乾清宫东侧的嘉善殿(原名昭仁殿)。自己回京以来则一直居住在西侧的弘德殿。

弘德殿为乾清宫西侧殿,初名雍肃殿,万历十四年改名,是召见臣工之处。

乾清宫东侧就是妹妹朱媺妍去世的昭仁殿,她不能把昭仁殿封起来不再使用,所以就把昭仁殿重新装饰粉刷,更改殿名,改得自己都认不出来。

要知道乾清宫是很庞大的建筑群,所谓“屋大人少切莫住”的风水理念,皇帝居住的地方面积并不大,所以乾清宫分隔出来左右侧殿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如今高夫人带着玉姜入住嘉善殿,和朱媺娖也算是居住在一起了。

第二天醒来,朱媺娖就知道吕宋的状况,便立刻召集臣工,商讨如何对待吕宋。

虽然吕宋、占城、水真腊、婆罗洲这些都是太祖爷爷口里的不征之国,但很遗憾,朱媺娖已经给他们一个个排好号要去征伐呢。

“首先呢,还是那句话,要移民。”就这一句话让在坐群臣眉头紧锁,哪里都要移民,安南要移民殷洲要移民吕宋要移民台湾要移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也算是明末战争杀出来的人物居然由衷的感觉到这偌大一个大明人口应该够用吧。

“宁越侯那里一直让咱们给人,我已经下旨让他自己派人去陕西招了。”孙征淇是陕人出身,知道陕西真不缺吃不上饭的汉子,而且还给发土地发妹子。但安南至少要移民五十万才能稳定,还必须是实打实的,因为移民是有逃亡率的,一半能在安南扎下根来她就谢天谢地了。

“殷洲那里主要还是山东出。”朱媺娖实在受不了郝摇旗这等跋扈人物,可也不能不管,夔东十三家、中兴有功、何腾蛟求情,就干脆派他去殷洲做事去了,别在中原嚯嚯汉人。

“主要是吕宋,吕宋这个地方没有百来年的消化怕是拿不下来,还是要多种橡胶。”台湾不用多说,也很神奇,现在台湾除了福建人日本人还有朝鲜人。顺治入主朝鲜,把李淏逼得去海岛上打游击,大明这里也不吝啬装备,只是算算日子他也快死了,说不定哪天就要来报丧。

他的世子日后的朝鲜显宗李棩正在南京朱媺娖开办的学校就学,享受郡王世子的待遇。其实朱媺娖还没想好打败满清以后怎么对待朝鲜,但以鸭绿江为界、不入质是肯定不可能的了,派人去做朝鲜太上皇、缓慢郡县化才是正理,朝鲜多穷啊。

不过她觉得吕宋还是可以多一些朝鲜人的嘛,大明人她心疼,朝鲜人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有事去找李棩,别来找大明。

现在朱媺娖正在倒腾国籍户籍,理论上现在安南、吕宋、台湾都是大明人,就是不知道安南反抗势力认不认。

吕宋那里是不指望陕西人去了,要派一些广东福建人去,而且还要给吕宋上面的华人官身。

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算算日子这个孩子怕是要生在六月,想到这个事实她就脸黑,生在三月就把她折腾的要命,更何况生在六月。

早点生吧早点生吧,朱媺娖祈祷着,尽量挑一个凉快的日子生啊。

可惜朱媺娖不能提前催产,更不可能剖腹产,这个孩子还是在六月十五日的晚上发动了。

还是生玉姜时候的规矩,六部内阁五军都督府在朱媺娖安排的名单上能来的都来了,高夫人也搂着玉姜如临大敌一般来到了弘德殿。

“来,玉姜,到袁娘娘这里。”袁太妃笑眯眯地把朱和璧从高夫人怀里接过来。

“袁娘娘。”玉姜清脆地喊了一声,跑过去。如果朱媺娖的这次生产没有出现意外,明年这孩子就要入北京的学。这几年朱媺娖以两京为开始,分区域建立十数所五年制学,免费招收两京七岁的孩子,无论男女。

这个时候因为孩子还,学还未男女分开,但毕业后已经满十二岁就不行了,此后是不免费不强制但有免费名额的四年制中学、女校。要知道到了明代,民间已经出现了专门招收女子入学的“女校”。

为什么是五年制和四年制,是因为朱媺娖更改了男女成婚年龄,一起定在了十六岁,并且继续禁止同血脉的表婚(明朝从律法上就曾禁止过表系近亲结婚,但没什么用)。

别看这事看起来很麻烦,实际上明朝有这样的先例。

最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命全天下立社学,“昔成周之世,家有塾,党有痒,故民无不习学。是以教化行而风俗美。今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宜令有司更置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庶可导民善俗也。”所谓社学,它最初创立于元代,《元典章》规定五十家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如学文有成者,申复官司照。”一社一学,所以称为社学,社学中的学生称为社生或者社童。

弘治十年,明廷再一次强令天下各府州县设立社学;弘治十七年,明廷规定十五岁以下幼童必须入社学读书,且入学幼童不分贵贱贫富。

为了推行自己的学制,朱媺娖先在自己的百官和勋贵那里下手,敦促他们的子孙入学。并从礼部那里分离出来教育院,还亲自和方以智一起编写《格物识》、《医学识》、《拼音识》。

朱媺娖胡乱想着自己对玉姜的安排,琢磨她这是第二胎,按理说应该比第一胎容易,但为什么还这么难受。

她从吃完晚膳生到了六月十六日的黎明,玉姜都一觉睡起来了朱媺娖才听见稳婆的惊呼:“出来了出来了,陛下,是个皇子。”

是个男孩啊,朱媺娖莫名不太高兴,但没有从面上表现出来,比起男孩她还是更想要一个女孩。

孩子刚生出来朱媺娖就脱力昏了过去,连观察这个孩子是不是和他姐姐一样是个红皮大耗子的力气都没有。

“是个皇子。”高夫人熟练的把皇次子包裹在襁褓里,把黑红皮大耗子抱过去给袁太妃看。

得到皇帝无事的答案以后袁太妃把朱和璧喊过来:“玉姜,来,看看你刚出生的弟弟。”袁太妃隐约知道这个孩子的生父可能是谁,对皇次子就没有玉姜刚刚出生时候的激动和喜爱。

刚刚用完早膳的玉姜好奇地看向自己的弟弟,仅仅看了一眼就满脸嫌弃扭过头去不再看:“袁娘娘,弟弟好丑啊。”

黑红皮大耗子活脱脱像只没进化好的猴子,满脸皱纹,看着比袁太妃还老。几乎没有眉毛也没有睫毛,眼睛肿胀着,怎么努力也只是一条缝,根本看不到眼球,还是个尖脑壳。

“孩子出生的时候都这样,过几天就好了。”袁太妃满脸慈爱地抚摸着玉姜的脑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够野 美食:带双胞胎去幼儿园当大厨 燃烬 直播被骂,我靠黑粉系统赚翻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恋爱脑被读心,霸总天天自我攻略 夫人,你也不想这样吧 谁敢惹首长的小甜心,灭他全家! 我在红楼梦中当神医 夫人带孕出逃,京圈大佬彻底失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