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黄宇:团长,这个任务我接下了(二章合一)(1/2)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第384章 黄宇:团长,这个任务我接下了(二章合一):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两小时后,孔捷收到沉泉发来的第二封电报。
情况比他跟黄宇最初的分析还要糟糕。
李文生一目十行,看完电报就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震惊表情,忍不住惊呼道:“团长,筱冢义男这是想把我们困死在这里啊!”
“竟然把关东军对付老百姓的无人区照搬到晋西北,在我们根据地周围修建环形无人区……太狡猾了!”
“光一条封锁线就够我们受的了,再加上一条宽度超过二十公里的无人区围着我们,根据地联系外界的难度就更大了!”
黄宇随后看完电报,指着地图分析:“参谋长,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威胁!”
“围绕我们根据地的环形无人区宽二十公里,住在这片区域的老百姓足有四十万人!要是筱冢义男把他们全部逼近根据地,顶多一个月就能把我们库存的军粮全部吃光!”
“根据地老百姓手里的存粮也不多了……基本分不出多余的粮食去养活四十万老百姓!”
“没有粮食,不仅部队会饿肚子,四十万老百姓也会饿肚子……”
“稍有不慎,这些百姓就会为了一口吃的而在根据地抢粮,落草为寇,搞乱我们根据地!”
“不管这些老百姓也不行!”
“正如沉副参谋长说得那样……咱们八路军是老百姓队伍,宁肯自己饿肚子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饿死在我们面前……”
“不仅违反政策,自己心理上也过不去那个坎!”
孔捷深以为然道:“筱冢义男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死局!”
“但再大的困难都打不败我们八路军……”
“大不了咱们跟日伪军拼了,集中优势兵力跟火力,摧毁敌人封锁线,重新连通根据地和外界之间联系!”
黄宇摇摇头,接着孔捷的话分析。
“团长,我认为这是最坏的结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使用!”
“要是根据地周围只有一条封锁线,咱们打破封锁线就能跟外界建立联系!”
“现在除了封锁线,外面还有一条二十公里宽的环形无人区,就算我们打破封锁线,普通老百姓也不敢随意越过这片无人区,外面的粮食跟盐照样没法儿流入根据地!”
“鬼子封锁线也没有那么好破,到处都是炮楼跟暗堡……还有好多重要堡垒是用钢筋跟水泥修建的,重炮都不一定有用!”
“如果决定强攻封锁线,迎接我们的肯定是一场硬仗,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不大的作战室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黄宇这番分析给震惊到了,脸色越来越凝重,皱着眉头,盯着地图,思考破局办法。
孔捷突然想到了什么,重新拿起沉泉发来的第二封电报,看完就盯着黄宇道:“问题的症结点在小鬼子赶进咱们根据地的四十万老百姓身上!”
“有限的军粮因为他们只能支撑一个月!”
“如果根据地一个月后断粮,四十万老百姓马上变成搅乱根据地的隐患!”
“不管是救济他们,还是为了根据地安宁,我们都要稳住这四十万百姓!”
“最好完全掌控他们,让他们融入根据地,为我所用!”
黄宇顺着孔捷的话提议:“团长,如果只是掌握这几十万百姓,不考虑粮食问题,让他们为我所用,我倒有个好办法!”
“咱们不是还要扩充部队吗?扩充部队的新兵全从四十万老百姓里面挑,先把能力最强的青壮年补充部队,成为我们一员!”
“要是招兵三千人,那就意味着三千户老百姓会站在我们,要是加上这些新兵的亲戚,最起码也有上万户百姓支持我们!”
“再把剩下的青壮集结到一起,在根据地兴修水利,挖井,垦荒,给他们自己修房屋,以工代赈,通过自己劳动换取家人口粮!”
“所有进入根据地的老百姓全部拆散!”
“一百户组成一队,安排到一个地方,由地方政府划片区安置他们,再由最近的游击队帮忙管理村子里的青壮,组织他们做工,给他们发放粮食!”
“根据地各村游击队的兵力基本都是一个班,十几个游击队员管一百多个青壮,应该轻轻松松!”
“就算这些老百姓中间隐藏了日伪军特务,各村游击队也能把他们盯得死死的,稍微露出一点儿破绽就会被发现!”
孔捷一听就把目光转移到李文生身上:“小黄这个办法好!”
“人多力量大……咱们把进入根据地的老百姓全部打散……万一将来发生意外,这些人也是一盘散沙,没法儿搅乱我们根据地!”
“各村游击队都是当地百姓,他们比谁都想当地稳定。肯定会尽心尽力盯着进入根据地的老百姓,防止他们搅乱自己的平静生活!”
李文生一边记录一边接话:“这事儿我来安排……”
“一会儿就制定计划,让每个主力营都抽调一个连的兵力去做这件事儿!”
“保证漏掉一个进入咱们根据地的老百姓!”
说完后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我们的粮食缺口还是没有解决!”
“没有粮食,咱们把几十万老百姓安排的再好,他们照样会饿肚子!”
“万一有老百姓饿急了,在根据地抢粮,搞破坏……咱们总不能拿枪把他们突突了吧!”
孔捷跟黄宇刚刚舒展下来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特别是孔捷,作为一个老革命,当年过草地时吃过草根,啃过树皮,真真切切体会过饿肚子的感受。
知道人一旦被饿急了,什么事儿都做的出来。
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做出决定:“这场危机不仅关系到独立团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整个根据地的安危,应该全体军民一起解决这个困难!”
“以独立团的名义问根据地老百姓借粮……”
“一斤不少,十斤不多……”
“积少成多,只要根据地每个老百姓都借我们十斤粮食,那我们手里的存粮就能超过两千万斤!”
“省着点儿吃,完全可以让四十万百姓多撑四个月……”
李文生一边考虑一边回答:“让乡亲们在当地多挖点儿野菜吃,一人省十斤粮食应该没太大问题……”
“但乡亲们会借给我们吗?”
“退一万步讲,就算借到了粮食,那也还有两个月才到秋收,那时候咱们还能吃啥?”
孔捷回答:“人都是逐利的,只要有好处,大家肯定愿意借我们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