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绿衣闭关修神火;魔头晒粮闻军报(2/2)
修魔有道211绿衣闭关修神火;魔头晒粮闻军报: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某人投出鄙视的目光。
“字我认识,我是问你,这是干什么的!”
绿衣受不了某人的目光。
“君臣民三气,修炼三昧真火用的,哦,对,这个也给你。”
说着,某人又放下了一本册子,上面记载的,正是“三昧真火”的修炼之法。
“三昧真火”
绿衣是知道这有名的火焰的,经常出现在俗世一些话本中,属于道门的标志性神通,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轻易就拿出来了。
“你会这么好心?说,你又有什么企图?”
“我能有什么企图,还不是看某人本事太差,半天连一直虫子都搞不定,我替她臊得慌,这不,想着帮她提升一下。”
“夜明!”
虽然生气,但绿衣还是接受了。
王八蛋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夜明给出的,自然就是自灵昧真人为后人留下的福泽之一。
本来是留给继任者修炼的,可某些连人都不是的家伙,如何能修炼“三昧真火”呢?
因此,一直留着没有用,如今给绿衣倒是合适。
接下来,绿衣也要闭关修炼了。
毕竟,“三昧真火”可不是一下子就能修成的。
绿衣没有闭关处,夜明大方的将老张村祠堂的后殿房间借给她用。
待绿衣闭关后,夜明又将魔心盏、炼魂幡交给了麦穗使用。
现在有了“浊世星火”,这两样东西于他而言,已是鸡肋,但给宝贝闺女用倒是刚好。
另外,还要再教麦穗练习幻术。
作为见不得光的魔头和他的魔修闺女,隐藏身份始终是第一位的。
你可以不是最能打的,但一定要是最能藏的。
如果有人在春冬之时在院子里晒太阳,那就是享受生活。
可要是有人大夏天正午在院子里晒太阳,那只能是神经。
偏偏某人就是这样的神经。
今天气温很高,行人只是走在路上,出的汗就够洗个澡了。
大家对中午的烈日更是避之不及。
但就有这么一人,喜欢大中午顶着烈日晒太阳。
这样的奇葩不是别人,正是某个土地老儿。
夜明当然不是神经,而是在修炼。
他有魔气太极图,可以不断转化阳气为阴气,再化阴气为魔气。
这大中午的,烈日炎炎,还有阳极阴气生出,正是修行的好时候。
修行一向勤勉的夜明,如何会放过如此绝佳的修炼时机呢?
文姐手捧书卷,从屋里出来,见他就这么坐在院子台阶上,笑着拿来一个垫子:
“坐这上面吧!”
夜明见她出来,笑了笑,坐在垫子上。
文姐没有离开,也靠着他身边坐下,一起享受烈日暴晒。
她自体温就低于常人,无论多热的天气,都不会流汗,更不会晒黑。
这样的日头,于她而言,只是觉得温暖一些罢了。
两人就这么凑着,一起看书。
许久,一本书看完,文姐缓缓合上书,一时没有走出书中故事。
夜明也不言语,只是嘴角带笑的看着她的侧脸。
待文姐缓过劲儿来,这才笑问道:
“你‘伏阴’阶段还需多久,能感受到吗?”
文姐看了看手掌,笑道:
“快了,就这一两个月了,到时我也能摆脱眼前束缚,遨游四海了。”
说着,面上浮现期待的神色。
夜明笑道:“其实现在也可以提前感受一下。”
文姐听懂了他的意思,伸出手来。
夜明轻轻握住他的芊芊柔夷,两人一同消失在凡人眼前。
如此,随着一阵清风徐来,两人乘风而起,飞出院,飞上远空。
上一次这样一起遨游,还是晚上,许多东西看不真切。
这一次是白日,目光所及,一切明朗。
文姐激动的在天空中指着这里,指着那里。
“那边就是老阴山吗?白天的老阴山看着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老人却总说吓人的故事,还往书里写!”
夜明笑道:
“等我老了,我也胡说八道。”
文姐“噗嗤”一笑,这一笑,当真人比花娇,群芳俯首,青山低眉。
只可惜,某些人,嗯,魔没什么人类情感,并不能欣赏。
他的许多行为,只是通过香火愿力中夹杂的人世情绪进行的拙劣模仿。
本质上,还是一个非人的怪物。
现在所做一切,亦不过是定期晾晒“存粮”而已
两人在天际游逛了一个下午,至黄昏时,方才回到院中。
看着这的院落,文姐愈发期待自己得脱樊笼的那一天了
刚回院不久,夜明通过香火愿力察觉到有人进入老张村,给白先生送信。
查知到此事,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土地,我们的正神大人自然是要去看看情况的。
转移到老张村祠堂后,直奔白先生家。
此时白先生已经拆开信封,夜明也刚好可以看到信中所写内容。
这是来自延化府一位友人的来信,写的是前线军报。
三十六路天下英豪,一同北上陈州讨董,要消灭乱臣贼子董禄山。
大军在陈州一片野地遭遇董禄山义子,当今天下第一将吕庆绪的阻拦。
大军被吕庆绪迎头痛击,众英豪损兵折将,首战惨败。
此战,光是各家手下大将,就被阵斩二十五人,其中有两人还是负责指挥的将军,被吕庆绪亲自带队冲阵,直接用斩首战术取下了项上人头。
这一战,众英豪联军差点被打的原地解散。
最后,还是一人提出围而不攻,封锁敌军活动地界,这样靠着人数优势的方式才挽回局势。
目前前方暂时稳住,将董禄山叛军困在陈州地界。
只是目前没人是吕庆绪的对手,众联军对其束手无策。
有多位将军自持勇武,想要阵斩吕庆绪,结果全都奉上了自己的大好头颅,成就了对方的名气。
如潘道荣之流的将军,完全成了对方的背景板。
一时间,举世无敌吕庆绪的名声再次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