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将计就计(1/2)
1850再造中华第120章 将计就计: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杨烜的脑袋转得飞快,盘算起黑旗军与清军是否能够联手剿灭太平军。
清军这边,朝廷已经意识到太平军的危害,调集了多路大军围剿太平军。除了向荣外,还有乌兰泰、巴德、周天爵等多支清军。
清军的指挥系统比较混乱,向荣、乌兰泰、巴德等武将彼此不相隶属,之上又有广西巡抚周天爵,钦差大臣赛尚阿、李星沅,监军姚莹,两广总督徐广缙等文官。
名义上,赛尚阿是最高领导,但底下向荣、乌兰泰、巴德等人都是骄兵悍将,彼此不服,赛尚阿的军令难以得到贯彻执行。
尤其是向荣,与乌兰泰、巴德等满人武将势同水火,互相拆台,赛尚阿无力节制。
历史上,清军内部四分五裂,是太平军势力坐大的重要原因。向荣是绿营宿将,战场经验丰富。但赛尚阿偏袒乌兰泰等满人武将,排挤向荣。
读者身份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向荣有功不赏,一度气得称病,拒不出战。直到巴德、乌兰泰先后战死,他才重新出山,前去追击太平军。那时候,太平军已经北进湖南、兵临长沙了。
清军中真正能够与太平军一战的,只有向荣的楚军。假如黑旗军投顺清军,只能与向荣并肩作战。巴德、乌兰泰等满人武将很可能会作壁上观,甚至会暗中拆台。
黑旗军这边,表面看来人马强壮。黑旗军本部人马有三千人,算上罗大纲部两千人、任文炳部八百人、石达开部五千人、贵县来人新兵四千人,大约已有一万五千人。
但假如黑旗军反水围剿太平军,罗大纲部、石达开部、任文炳部基本不可能参与,很可能会叛离黑旗军,甚至反过来攻击黑旗军。
贵县来人与太平军中的来人同源同宗,基本也不可能自相残杀。
最近,清军围困太平军时,有一支广东过来的潮勇,大多是潮州来人。潮勇同情太平军,暗中接济太平军,售卖给太平军物资。
清军无奈,只得裁撤潮勇,还给他们发了一笔遣散费。哪知道,潮勇转身就加入了太平军。ъine
那么,黑旗军能与太平军作战的,也就本部三千人。
杨烜加上向荣,也不过七八千人,围剿太平军并无胜算。
最后,还要计算道义上的得失。黑旗军举旗反清,以金田团营之名援助太平军,成为太平军的友军。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假若黑旗军与清军联手剿灭太平军,世人将怎么看杨烜?天下有志之士还会投靠黑旗军吗?
如果黑旗军剿灭了太平军,再次举旗造反,岂不给人一种反复无常的印象?这与张钊、单芳的艇军又有何异?
杨烜盘算了好一会儿,觉得此事并不可行,不免有些失落。他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
“太平军已经成立八年了,羽翼已成。黑旗军才成立不到一年,羽翼未丰。东南膏腴之地,只能暂时让给太平军了。
“这样也好,东南是满清赋税重地。太平军进军东南,清军必会全力对付太平军。到时候,清军注意力都在东南。黑旗军再趁机占据两广,抓紧发展壮大。”
盘算已定,杨烜看了眼对面的邓绍良,说道:“杨某不才,却并非见利忘义之辈。我既受太平军所请,与太平军并肩作战,自然不会在太平军背后插刀。
“向公与先祖有旧,先是高抬贵手放过杨氏族人,又派协台前来说合,杨某感激不尽。请向公、协台放心,杨某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以后我们两军相遇,黑旗军不敢与贵军为敌,当退避三舍。”
邓绍良颇感意外,对杨烜又有了几分好感。看样子,杨烜口气松动,立场动摇,并不像太平军那样冥顽不灵。他毕竟是忠良之后,跟他讲道理还是讲得通的。
邓绍良换了个角度,劝道:“杨帅有情有义,不愧是杨忠武侯的子孙,邓某自愧不如。不过,我想,杨帅既然不愿背叛太平军,不妨撤出蔡村江。
“只要黑旗军水营离开蔡村江,官军就能派出艇军封锁蔡村江。太平军将成瓮中之鳖,难以从外界获得补给。至于杨帅,可以率领大军保护杨氏族人,向公决不干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邓绍良的言外之意是,若杨烜不识好歹,向荣就有可能会在杨氏族人身上做文章。这话绵里藏针,隐隐透出一丝威胁。
看情形,清军这边似乎只有向荣知道杨氏族人的事。他暂时还没胆量加害杨氏族人,却可以凭此要挟杨烜,要求黑旗军叛离蔡村江。
黑旗军虽然人马不多,却有水营,牢牢控制着蔡村江。
清军虽然人多势众,却缺少水营,无法控制蔡村江,也就不能彻底封锁太平军。向荣主张“以战为守、以守为战”,也就无法真正奏效。
因此,黑旗军的立场非常重要,对于战局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杨田、杨国瑞担心族人安全。二营长陈虹则更关注大局。他们把目光投向杨烜,等杨烜拿主意。
却见杨烜眉头紧锁,正在苦思破局之策。众人都不敢打扰他,只得耐心等待。
现在,罗大纲、石达开都愿加入黑旗军,黑旗军脱离太平军的条件已经成熟。族人归来,向荣遣使,这也许是一个完美的契机。
是时候了,该做出最后的决心了。杨烜深吸一口气,慨然说道:“承蒙向公、协台好意,为我指点迷津,我又岂能不识好歹?
“不久之后,我即会率领黑旗军,脱离太平军。向公与协台尽可率军进占蔡村江,包围、进攻太平军,黑旗军概不干预。
塔读小说——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至于黑旗军这边,我本人愿意接受朝廷招安。但是,还是那句话,一要为我父亲报仇,把广州将军穆特恩捉拿归案;二要赏我一个好位子,最好是提督、藩台,我才好安置底下许多兄弟。
“此中委屈,还请向公、协台代为陈情。皇上圣明,若能知道先父遭遇,若能知道我的心意,想必会实现我的心愿。”
邓绍良大喜过望,觉得自己不虚此行。杨烜开出的条件不切实际,朝廷恐怕不会答应他。但这是朝廷的事,与邓绍良、向荣无关。
就眼下而言,邓绍良成功说服杨烜脱离太平军,这对当前战局大有裨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