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民胞物与(1/2)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第76章 民胞物与: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四叔带着一位凌家子弟下山回家,探看朝廷下发了号召民众入滇的诏书没有;三叔、凌轩和我,在松谷草堂的后院侧厅与老道长坐着聊入滇之事。
老道长劝凌家人入滇后,经商要纳米中盐,行商要茶马古道;老道长还为我们讲解了茶马古道的茶。
这时三叔向老道长说:道长,所谓“地有五方,人性五方”,我们凌家族人入滇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老道长微笑着说:
古人确有“地有五方,人性五方”的说法,指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因水土不同,性格各异。
在明代,人们常用安徽和江西人作比喻,说明“地有五方,人性五方”。
安徽人世代多经商,故多富人;江西土地贫瘠,故多贫人;徽州人虽富、近雅而稍轻薄;江西人虽贫、近俗而多尚气。
你看,安徽人与江西人在人性方面,各有不同、各有长短,很难一概而论人性好坏。
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呈现不同的人文特点,才能构成人类社会的五光十色。
你的担心并非多余。
但听我说一个故事,可能你就放下心来了。
这时,老道长拿起茶杯,示意我们各人喝茶,我们立即也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凌轩立即为杯子续上水。
老道长继续说道:
大明建国之初,皇帝(这个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曾与文人刘三吾讨论南北教化、治民之道。
刘三吾的观点是“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可以威制”。
皇帝则认为“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汝谓南方风气柔弱,可以德化,北方风气刚劲,可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无之?君子怀德,小人畏威,施之各当,乌可拘以成见?”
皇帝不但有大一统的心态,还兼具了儒家“民胞物与”的胸怀,从中可以看出一个王者的眼界,不是一个文人所及。
“民胞物与”的意思是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指应该以爱心待一切人和物。
凌家入滇,应以“地有南北,民无两心”以及“民胞物与”的心态与当地人和睦相处。
就是说,即使风土文化和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人的观点角度不同,但是要本着“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的心态,真诚地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随行就市,就可能得心应手。
这时,老道长站起来,走向靠墙的一个小几,从几上拿了一本书回来,把这本书交给三叔。
我和凌轩伸过头去一看,只见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陶朱公生意经》。
三叔恭敬地双手接过书。
老道长对三叔讲:
这本书是当年贾仁兄游到黄山时,说将来有他的旧相识后人路过黄山,托我到时转交。并说你们会需要用到此书。现在我终于等到你们了,也不负贾仁兄所托。
贾仁兄说其师朱升老爷在世时,亲手将此书交与他,并说自己已老,促其学习。
贾仁兄待老师仙逝后,就出外游了;当年他交此书给我时,曾与我谈论该书的内容,我见他对书中内容,倒背如流,看得出他对此书钻研甚多。
三叔双手摩挲着此书,感慨地说:贾仁伯伯真是念旧,他人在山林,心系江湖啊!
我的心在想,可能朱升老爷当年也想仿效陶朱公,只是时不我待;朱升老爷回乡的第二年,就年老离世了。
朱升老爷将此书交给自己的徒弟贾仁伯伯,实质也是告诉他别走近朝廷,可以学习陶朱公,隐入湖海,保全性命之际,在商场上,做生意也可以一展所长。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