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 第83章 兴文字狱

第83章 兴文字狱(1/2)

目录
好书推荐: 滚滚红颜 暗黑仙庭 狂妃靠近,王爷在颤抖 医道龙皇江明昊叶梓瑶 江明昊叶梓瑶 神豪:从被校花嫌弃开始身价暴涨 极品护卫 超品全能神医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大叔,你的小可爱又想带球跑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第83章 兴文字狱: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老道长建议凌家族人在经商方向上,主营茶盐的同时,兼营方物。

明代所指的方物,就是各地特产。在当地百姓眼里是十分平常的土产常物,但在异乡人眼里,却是不容易吃到的美食。

明代士绅们从追求口腹享受、进而纸醉金迷、夸多斗靡,都与明朝朝廷对文人的打压有关;士人们因表达思想,而屡横遭诏狱、廷杖摧戕,导致多数人不敢寄望仕途。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乃至立国之初,都表现得对文人尊重有加。

立国之初,明太祖还说“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开始大量起用文人。

明初,明太祖仿唐宋礼制,制定了许多的典章、规制、礼仪、刑法、军制、户籍、学校等,一时间,明朝到处气象俱备、行政清明,而这些工作,大多数都是靠那些文人参与完成的。

各位看官,如果认为明太祖让文人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文人在明太祖的心中地位,会因此得到提升,那就错了。

明太祖出身卑微,让他内心一直害怕被人讥笑和背叛。

事实上,朱元璋自小在元朝的暴力统治中艰难生存,以及后来的抗元时期遭到自己亲外甥的背叛,让他的疑心和防备心更重,这也影响了洪武年间的政治统治。

朱元璋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与元抗衡的同时,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府还专门修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后来,这些知识分子在一统全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年明太祖有安徽休宁人朱升献上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战略,同时也因为明太祖的身边,汇聚了许多王佐之才,例如刘基、叶琛、张溢等,方能打下大明江山。

假若朱元璋认真学习过《易经》,明白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的深刻用意,能将得到天下的功劳,归于天道及民心所向,那么,到达盈利的关头,能好好把握上天给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贞起下元,让明朝江山更牢固。

但是朱元璋自认为大明江山就只是他朱家人的,总是疑心有人会夺取他的帝位,所以得到江山后,总是害怕失去,故将陪他一起闯过来的那些能人,一个一个地灭掉,这样他才能心安。

明太祖得到天下后,明太祖很快就对文人,由尊重切换成猜疑的模式。

明太祖的疑忌之心,在他对待刘伯温上,显露无遗。

公元1360年,刘基,即后人熟悉的刘伯温,就为朱元璋分析形势,提出了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策略;朱元璋采纳后,战况果然势如破竹。

朱元璋在打江山时,多次称刘伯温是我的张良;明立国后,明太祖对刘伯温说,只有你做丞相最合适。

刘伯温拒绝说:自己太嫉恶如仇,不适合处理繁杂事务。

朱元璋就问刘伯温说,那么你认为谁当丞相合适?胡惟庸可不可以?

刘伯温当时就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让他驾车,很可能会翻车”。

刘伯温自己怎么也估计不到,自己这么直率的一句话,为日后的自己挖好了坟坑。

明太祖就授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这个官职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但是明太祖好像忘记了刘伯温对他的告诫,一则是因为胡惟庸很懂得讨明太祖的欢心,二则是明太祖内心认为,我为什么要听你刘伯温的话?

洪武六年,明太祖让胡惟庸做了右丞相,这是百官之首了。

早在洪武四年,刘伯温就已辞官回家了。

洪武八年,刘伯温得了小病,明太祖为表关心,派了胡惟庸带上御医去看他;谁知刘伯温吃了御医的药后,腹痛如绞,小病变大病。

刘伯温一想,不会是胡惟庸让御医下毒害他吧?

刘伯温此时拖着病体,心里记挂着太祖皇帝,心想皇帝殿下安放了一个如此小人在身边,是多么危险啊!

刘伯温就带病求见太祖皇帝,说自己本来病不严重,吃了御医的药后,病反而加重了。

刘伯温的意思是可能有人下毒,想通过此事,提醒太祖皇帝,要小心胡惟庸!

谁知明太祖听后,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叫刘伯温回去,宽心养病。

刘伯温一看太祖皇帝的反应,心里明白了,以太祖皇帝的过人智慧,怎么会听不出刘伯温话里有话?又怎么会不清楚胡惟庸是个什么人?

除非,太祖皇帝是明知而有意为之!

但是刘伯温的明白来得太迟了!

他看人测事这么准,本该在看到明太祖起用胡惟庸的时候,立即远走他方,反正那个时候,他已经辞官了啊!

刘伯温告别了皇帝,从皇宫里回到家,心灰意冷,拒绝继续吃药,不多久就病死了。

刘伯温死前,还挣扎着为明太祖写下关于治国建议的遗表。

刘伯温叮嘱儿子们说,日后待胡惟庸出事后,皇上一定会想起刘伯温当年的话,到时会召见他们,询问刘伯温有何遗言,到时才可以将遗表向皇帝呈上。

后来,胡惟庸果然出事,明太祖也果然召见刘伯温的儿子。

刘伯温老谋深算又如何?

古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刘伯温再精明,也要看看他遇着的是谁。

朱升与刘伯温一样,也是尽心尽力辅助朱元璋得到大明天下,但是朱升更懂功成身退的道理。

朱升得以善终,刘伯温中毒后郁郁而死。

朱升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十多年,总是听到朱元璋自比汉高祖,朱升心里就感到有点不妥!

朱元璋口上说要复唐宋规制,为何不自比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偏要自比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怎样做的呢?

汉高祖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做到极致。

那些帮汉高祖打江山的人才,文有张良、萧何、韩信等;武有五虎上将彭越、灌婴、周勃、英布、樊哙;还有曹参、陈平、卢绾、张敖等等英雄豪杰。

刘邦称帝后,分封了143个侯爵,但是这批人,没有几个得到善终的。

朱升心里就暗自觉得朱元璋这个人可能也是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主。

正是因为朱升心思细密,他是第一个下决心离开朱元璋的。

在洪武二年,即1369年,朱升就向皇帝请辞了。

按理说啊,朱升功劳很高,还救过朱元璋,用不上这么急着离开。

但是朱升是真正聪明的人,本来追随朱元璋抗元,也是他自己的毕生理想,理想达到了,完成了抱负,其他荣华富贵反而不是重要的了!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朱升刚开始为朱元璋工作的时间是公元1357年,当时朱升都50多岁了,然后跟随朱元璋走南闯北打天下,12年时间,屡出奇谋,屡立奇功。

到了公元136八年,明朝立国,朱升已经60多岁了,这个时候告老还乡,没有太多值得怀疑的地方!

朱升辞官理由够充分的了!

朱元璋想以爵位挽留朱升,还对朱升说,这位爵位可以世袭。

但是朱升早已看透了这个皇帝的本质,就说“臣后人福薄,不敢叨天恩也”,怎么也不要。

朱升再三请辞,终获明太祖同意,朱升在离开前,趁着朱元璋还念一点旧情的时候,就为其子向朱元璋求了一张“免死券”,明太祖一口答应下来。

但是太祖皇帝头脑灵活啊:我答应过不杀他,没有应承过不让他死啊!

朱升的儿子朱同作为太子朱标的一文一武的文方面的得力助手,本来是前程似锦的。

料不到朱标心地实在太善良软弱,老劝自己老爹对不同政见的人,不要太残忍,气得明太祖向他抡椅子,虽然抡不中,但足以吓死了这个太子。

朱标一死,明太祖只得另立孙子朱允炆做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放牛娃,从神鼎开始修仙 宋惜惜战北望 炼刀录 武夫 被诬陷逐出师门,反手让你全宗立坟 蚀骨情深:祁教授上瘾了 吃人修仙 糟糕!弱鸡的我成反派了 桃花马上请长缨 幺队+番外
返回顶部